宁波一鞋厂吊牌上印失踪儿童信息 老板称:我也是一个父亲

来源:都市快报 发布:2021-06-03 13:54:43

远处的海平面像熟睡的孩童般安静,34岁的茅炜,从小到大在杭州湾的海边长大。

他也没想到,自己一夜爆红,上了微博热搜榜。

事情的缘由,是一双拖鞋。看上去平淡无奇,而吊牌上全是失踪儿童的信息。一个多月前,有外地网友把这样一双来自浙江宁波的拖鞋发到网上,引来上百万网友的关注。

“哪家企业,粉了!”“值得点赞,不计成本”“为人父母没有不心疼孩子的,做好人,行好事,鞋厂棒棒哒!”“活该这个老板赚钱”……

#宁波一鞋厂吊牌上印失踪儿童信息#的话题也被送上微博热搜榜。

可茅炜很低调,“我只是一个做鞋子的小老板。”

生产爆款拖鞋的老板

宁波慈溪庵东镇毗邻浩淼的杭州湾,远远望去是跨海大桥,还有望不到头的滩涂。滩涂上,经常有三五成群的赶海人,用手熟练地将海瓜子从泥里掏出,扔进桶内。

小时候,茅炜是喜欢赶海的小孩。“爸妈是不允许的,我是偷偷去的。”滩涂很危险,常有人陷入沼泽,茅炜的小学隔壁同学小胖就因赶海滑进沼泽,没能救上来,爸爸妈妈伤心透了。也是从那时起,他隐约知道亲人分离的痛苦。

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也是那一年,茅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人生。

庵东镇除了久负盛名的小家电产业,大大小小的鞋厂也不少,茅炜的创业就是从卖鞋开始的,“我去本地工厂拿刚生产的拖鞋,给淘宝店供货,很辛苦的,一个人既当老板也当员工……”

茅炜的父亲,也是经商的,经营一家箱包配件厂,小伙子或许是受父辈熏陶,很快就把鞋子卖火了,一仓库价值1000多万的货,他七天就能售空。

生活往往是这样,充满磨砺,但善待努力的人。那些艰难创业的日子,茅炜说一天只睡4个小时。

2018年,茅炜买来第一台机器,自己建厂,他在办公室墙上挂了一幅牌匾,是一个大大的“气”字,“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争气。”

截至去年,他的厂累计销出近3000万双拖鞋,销售额超1.5亿。其中一款他开发生产的“反季销售”拖鞋,上线后,单月完成25万单销售。

拖鞋上的寻亲吊牌

在创业的过程中,他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生意伙伴。比如,来自河南的鞋厂老板蔡磊,是一个热爱公益的人士,在朋友家的孩子走失后,他选择加入“宝贝回家”公益组织。

五年前,茅炜受到这些朋友的影响,也加入了“宝贝回家”公益组织,成为一名志愿者。

有一次,茅炜突发奇想,在拖鞋出厂时,让工人们挂上一张印有儿童失踪信息的“寻亲吊牌”,上面印着走失儿童信息,包括照片、姓名、特征描述,失踪经过和联系方式。

而这些信息,均由“宝贝回家”公益组织提供。

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直说,“我也是一个父亲,儿子四岁,女儿三岁。”

去年,这样的寻亲吊牌,整整做了2000多万张——他们从杭州湾跨海大桥上,被快递到全国很多个地方。

“做一个吊牌,成本增加一毛多,但拖鞋还是那个价。”茅炜说,“鞋厂在发货时,会提前和客户说明产品有走失儿童信息,大部分商家都很支持。”

今年,鞋厂已经做好500多万张寻亲吊牌,500多万张吊牌,可能就会有500多万人次的关注,孩子就可能有更多回家的几率,他是这么看的。

父亲也是被送养的

茅炜关注失散儿童,或许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在他五六岁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孩子,你还有一个奶奶,在10公里外的高王村。”

后来,他跟着父亲去给高王村的奶奶过过生日,那个奶奶拉过茅炜抱在怀里,他问:“奶奶,你的眼睛怎么看不见啊?”奶奶说,“像你这么小的时候,奶奶就看不见了。”

原来这个奶奶,才是父亲的亲生母亲。她从小就因为患病眼睛失明,她的四个孩子中,父亲是老幺,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生下来没多久,爷爷去世了,生活艰难,在乡亲们的劝说下,奶奶忍痛把父亲送了出去。

茅炜结婚那年,奶奶要把省吃俭用存下的10多万元,塞给孙子当礼金,他哭了,“奶奶,你一辈子都在受苦,这些钱,我不能要的。”

“我的奶奶不善表达感情,但老人家对我和父亲,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亲情。”童年的经历,让茅炜明白一个道理:亲情和团圆,比什么都重要。(记者 程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