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桃李满天下是怎么来的?

来源:环球快报网 发布:2022-07-13 15:20:42

狄仁杰桃李满天下。

武则天早年曾侍奉唐太宗多年,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又有较好的文史修养,对历代的兴亡和政治得失有较深刻的理解.因此,她在执政的五十年间,能够保持“贞观之治”开创的局面,使唐朝继续向繁荣发展.

武则天和唐太宗一样,重视发展农业,推行减轻赋税、与民休息的政策.她也注意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哪怕进谏的内容触犯她的隐私和私生活,她也能包容,不降罪.此外,她发展了科举制度,开创了皇帝亲自主持考试、选拔人才的“殿试”方式,以及选拔军人的“武举”考试.通过这些考试和其他一些途径,武则天选拔了一批有才干的官员,如狄仁杰、姚崇、宋、张柬之等人.其中姚崇、宋等人,甚至在以后的唐玄宗朝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武则天主理朝政时,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宰相狄仁杰了.

公元686年,狄仁杰任宁州(今甘肃宁县一带)刺史,他积极发展生产,安抚百姓,缓和了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戎狄的关系,确保了朝廷的安定.监察御史郭翰奉命到地方上巡察,地方官多有被弹劾的,但是到宁州境,一路上老百姓都赞扬狄仁杰.郭翰向朝廷推荐,狄仁杰被提升为工部侍郎.

公元688年,狄仁杰任豫州刺史.当时,受越王李贞案的牵连,有两千多人被判死刑.狄仁杰知道这是冤案,密奏朝廷,使这些人获得宽大.武将张光辅因镇压叛乱有功,十分傲慢,趁机纵容部下强索财物.狄仁杰加以拒绝,说:“叛乱的人是李贞,城里的人都已经归降朝廷,若你纵容三十万人杀掠,岂非要血流成河!”张光辅无话可说,却怀恨在心,向朝廷奏称狄仁杰傲慢.可是武则天明辨是非,对狄仁杰深信不疑.

狄仁杰升任为户部侍郎后,武则天有一次召见他,对他说:“你在豫州时,名声很好.不过,也有人在我面前说你的坏话,你想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狄仁杰回答说:“陛下如果认为那些确是我的差错,我应该努力改正;如果陛下认为那些并不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幸运.至于是谁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不想知道.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武则天非常赞赏狄仁杰这种宽容的态度.

狄仁杰后来升任宰相,其实是一个叫娄师德的老将推荐的.但是,狄仁杰不知情,而且还有点看不起娄师德,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武将,曾经几次将娄师德调到外地去.武则天察觉后,有一天故意问狄仁杰:“你认为娄师德这个人有才能吗?”

狄仁杰回答说:“娄师德是一个将军,他能小心守卫边疆,就很不错了.至于他的才能怎样,我就不知道了.”

武则天又问:“你认为娄师德能不能发现人才呢?”

狄仁杰说:“我曾经同他一起共过事,但没有听说他能发现人才呀.”

武则天微笑着说:“我能够了解你狄公,其实就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呀.就这一点来看,娄师德就称得上善于发现人才了.”

狄仁杰听说后,不觉深感惭愧,自言自语道:“娄公对我有这样的大德,我竟一无所知,真惭愧呀.”从此以后,狄仁杰也很注意发现人才,并向武则天积极举荐.

有一次,武则天又要狄仁杰推荐一个最优秀的人才.

狄仁杰问:“不知陛下要用在哪一方面?”

武则天说:“我想任命他为将相.”

狄仁杰说:“若论才华,苏味道、李峤就很不错.但如果一定要物色一位特别优秀的人才,那就要算荆州长史张柬之了.这个人年纪虽然大一些,但才能出众,是个当宰相的最好人选.”

武则天听了很快就提升张柬之担任洛州(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司马.

过了几天,武则天召见狄仁杰,又问起推荐人才的事.狄仁杰回答说:“上次我推荐的张柬之,陛下还没任用他呢.”

武则天说:“我不是已经提拔他当洛州司马了吗?”

狄仁杰回答说:“我向陛下推荐的张柬之,是一个担任宰相的人选,并不是让他当司马的.”

于是武则天把张柬之提拔为刑部侍郎.张柬之不负众望,政绩出色,后来又被武则天任命为宰相.像张柬之这样的人才,狄仁杰陆陆续续推荐了数十人,其中如桓彦范、敬晖等人,后来大多成为唐室中兴的名臣.因此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都出在狄公的门下了.”

狄仁杰回答说:“推荐人才是为了国家,并不是为我个人的私利.”

武则天对狄仁杰一直非常信任和敬重,常常称他“国老”而不直呼其名.狄仁杰觐见时,武则天常阻止他跪拜,还说:“每次看见狄公跪拜,我感到心痛啊.”

武则天还免除狄仁杰夜里值班,并专门对狄仁杰的同僚说:“不是军国大事,不必去麻烦狄公.”狄仁杰喜欢当面提意见,武则天即使心里不太赞成也往往依从他.

狄仁杰年老后曾多次要求告老还乡,武则天都没有同意.狄仁杰一直活到九十三岁.他去世后,武则天哭着说:“从此再也见不到狄公了.”

桃李满天下是怎么来的?

“桃李满天下”的出处说法不一。甘肃师大所编《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认为出自《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张寿康主编的《新编成语多用词典》(金盾出版社,1991年出版)则认为出自唐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1998年10月23日《郴州日报》所载《“桃李满天下”典出何故》,认为“桃李满天下”典出唐太宗李世民给王通御赐的金字匾额。

其实,“桃李满天下”的“桃李”,出自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得势时提拔了一批专门投其所好恭维奉承他的人,后来子质获罪逃到北方,遇见故友简子,伤感地说他遇难无人帮助,今后再也不培养人了。上述《韩诗外传》上的那段话,就是简子回答子质的。意思是: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会感恩报德。这就如同栽培桃李的人,夏天可以在树下乘凉,秋天可以吃到甘甜的果实;而种植蒺藜的人,夏天不能采到它的叶子,秋天只能被荆棘所刺。关键在于所栽培的是什么树。你所种的都是些蒺藜,提拔的全是阿谀奉承之徒,他们怎么会帮你呢?所以君子培养人才一定要像栽树一样先选择好对象然后精心培育。简子用生动的比喻批评了子质不识人的错误。后来人们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培养提拔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

“桃李”的典故,古诗文中常见。唐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太阶得夔龙,桃李满中原。”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明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桃李满天下”亦作“桃李遍天下”,都比喻老师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杨一清于时政最称为干练……爱乐贤士大夫,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以是桃李遍天下。”用“桃李”构成的成语还有: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教诲;桃李门墙,比喻生徒众多的师门;桃李之教,喻指老师的教诲。宋杨万里《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吓煞。”又同书《延师》:“今日吉辰,来拜了先生。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

上述事实证明,“桃李满天下”等都是典故“桃李”的衍变。穷源溯流,《韩诗外传》是源,白居易、《资治通鉴》语等都是流。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