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每日消息

来源:浙江教育报 发布:2023-05-22 18:36:27


优秀论文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


□池沙洲

写东西留作自己的私藏,秘不示人,只是偶尔取出,聊以自娱。这样做的人在当今时代恐怕已是像恐龙一样绝迹了。人但凡要是写了点什么,比如教师写了一篇论文,总会想拿出去,不是评奖,就是发表,哪怕是做成PPT,小范围交流一下也好。总算不枉付奋战的那几个通宵,不至于亏欠了熬白的那几缕头发。


(资料图)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这篇文章能不能用”的“用”字的真义,假如论文写出来无“用”,不管你自认为是珠玉还是瓦砾,都只能藏之名山、束之高阁了。

为了让文章有“用”,作者们无不使尽浑身解数。很多教师经常问的一句“论文应该怎么写”其实背后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优秀论文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

在这个严肃又严谨的命题后面,我只想简单但并不轻率地回答两个字——没有。优秀论文没有标准。

不光是优秀的教育教学论文没有标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本,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戏剧,或者是别的体裁的优秀篇章,都不存在某种固定的标准。

那些伟大的作者从来都不是先锚定某个标准,然后摇动笔杆子奋起直追,尽量让自己的作品符合那个标准的。如果他们这么做的话,就不会有《滕王阁序》,也不会有《哈姆雷特》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反复吟咏着的那些优秀作品,自然有其优秀之处值得我们借鉴,但这些优秀之处并不是标准。

回到我们教师所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所谓有“用”,也可以说,就是“有竞争力”。写好的论文只要不是对内——孤芳自赏,就是用于对外——参与竞争。

评选显而易见是一种竞争。每项评选活动都设定了获奖率,有人获奖,就一定有人被淘汰。获奖率越低,含金量越高。诺贝尔奖、奥斯卡奖,每个单项一般只有一个人能获奖(偶有多人分享一奖),每年都会成为全球性舆论的议题。

发表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竞争?一本学术性、权威性、专业性都很强的期刊,一期20篇左右的文章,编辑每天都在投稿的池子里做选择题。选中的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是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文章的落选。因此,发表的层次越高,圈子越小,竞争也越严酷。

人人都能获奖的,那不叫评选,是欢乐大派对;人人都能发表的,那是水刊,也可能是假刊或垃圾期刊。

既然正规评选和期刊的专业性这么强,审稿怎么会没有标准,那岂不是乱套了吗?

当然,作为一篇文字作品,必须具有基本的标准,比如文从字顺、立意明确等;作为一篇专业论文,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规范,比如参考文献如何引用、统计量表如何呈现等,但这些标准都符合,就一定能保证作品能入评委和编辑的法眼吗?

答案是否定的,还是那句话:优秀论文没有标准。

打一个跟超市有关的比方。顾客在超市的货架上选择商品的时候,不需要具备非常雄厚的专业知识。同一类型的商品比如瓶装醋或者铅笔盒等,大超市会提供多个品牌和款式。在被搬上货架之前,这些商品已经通过权威部门的质量和安全检测,但仅仅符合这些标准,并不保证会被顾客放进购物车,很多商品仍逃不了滞销的命运。

不是每个人这一生都有机会当评委,但我们每个人都会是消费者。一个合格的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原则是货比三家,当评委也一样。

假如所有送审的论文都一样遵守学术规范、具有研究价值,并且遵照相同的写作范式,评委就会陷入选择困难,因为都符合标准。既然都符合统一的标准,那么就无所谓标准不标准了。

假如众多论文都在做定性分析或描述分析,有一篇论文用数据说话,呈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对比实验。评委们会感觉到眼前一亮——就是它了。

平原君门下食客毛遂所说“脱颖而出”,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篇论文能够出奇制胜,一段时间里,自然会引得其他论文纷纷效仿。无形之中,就建立了一个评选的新标准。

等到下一届评选开始时,很多论文都学会了做数据对比,这下评委们又抓耳挠腮,无从下手了。

突然之间,评委们再次感到眼前一亮。有一篇论文运用的数据来源不是调查表,而是电子教学设备收集到的大数据,后台程序直接生成了各种美丽的图表:折线图、直方图、饼状图、雷达图……

多么高科技,多么与时俱进,多么简洁、精准而又直观。谁能想象评委会生生放弃这篇,而选择其他?作为一个具有基本智商的成年人,这是做不到的,也是说不过去的。评委选中这篇文章是身不由己的,也是鬼使神差的,更是天经地义的。

现在问题来了,当评委选择了这篇用大数据分析做成的论文时,需要多少知识储备和学术涵养呢?真的不需要太多。

就像顾客在冷柜前选择盒装酸奶,并不需要有在养牛场或牛奶加工企业的工作经验。无论是顾客还是评委,做出正确的选择,只需要一个正常人货比三家和眼前一亮的能力就行。

如此一来,岂不是论文的标准又提高了?的确如此。试赋诗一首:“评选如购物,满架货充盈;本来无标准,奇货自卷之。”

很多教师就没有让自己的论文“奇货可居”的决心,他们在写作之前都会做一些准备,比如查阅文献。不可否认,这是一个良好的习惯,不仅能让自己的论文获得专业理论的支持,还能在前沿的实践案例中给自己的研究课题找到合理定位。

然而,教师查阅文献时只是一味地借鉴、模仿、照搬,这样遇到高水平论文还能“取乎其上,得乎其中”;但问题是,他们很少进入图书馆或者论文网站,只是向身边的同事、同学、师友“借”——“你的论文借我看看”,就只能是“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甚至“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当教师动手写论文时,身份就是一个研究者,只局限于身边的圈子,视野过于狭窄了,如同面对脚下的小水坑,无法站上巨人的肩膀,看见星辰大海。况且他们不是力争脱颖而出,所谓的“借鉴”是抱着“求同”的心态,生怕跟别人不一样。

结果大家就变得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当前大部分的教育教学论文处于低水平、同质化的状况,大批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评优评职“胡萝卜”的牵引下,大量生产“跟风产品”(me-too product),将宝贵时间投入到学术浪费中。

有的教师论文在当地获了二等奖,甚至只是三等奖,沾沾自喜,小富即安,更加强化了他们对错误路径的依赖,研究水平止步不前。

打开评选的暗盒,可以看到,其实很多低奖级的论文是处在一个灰色区域。这个区域的大小是根据让人眼前一亮的论文数量而定,“亮眼论文”越多,灰色区域越小,反之亦然。

评委们选好“亮眼论文”后,为了凑足获奖率,会在灰色区域中搜寻,这里的论文可上可下,只在一念之间。可以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也可以说“矮子里拔长子”,但是“矮子”还是“长子”如何判断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作者只能听天由命,因此这个环节本质上就跟抽签摇号差不多。

换句话说,把论文写得跟别人的一样,就等于让渡了自己命运的掌控权。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先生为清华大学写下的学校精神,也应该是所有学术研究的根本品格,当今一线教师日常的教育研究也概莫能外。失去了这一精神,疯狂寻找想象中的“标准”和“范本”,于庸常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研究和写作水平不得进益,又能怨着谁呢?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