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模糊语言口才的表现手段

来源:互联网 发布:2023-08-12 14:47:13

“模糊语言”(Fuzzy Language or Vague Language)主要 指具有模糊性的自然语言(即“人类语言”),或指语言表达的不准确; 语言模糊性不仅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也是自然语言的固有特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系统地研究模糊语言。 早在1902年,美国哲学家、实用主义创始人查尔斯·皮尔士先生就首先对语言的模糊性下了定义。 他指出:“当事物有几种可能的状态时,说话者虽然做了周密的思考,但仍不确定是将这些状态排除在某个命题之外,还是属于这个命题。这时,这个命题就是 模糊的。” 可以说,语言的模糊性与命题的不确定性有关,是模糊思维的语言体现。


(资料图)

受模糊语言的启发,美国控制论专家、加州大学教授Latfi Zad先生于1965年发表了经典论文《模糊集》,标志着模糊科学的诞生。 其实,模糊性的问题在人类实践中早就遇到了,只是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下,模糊性才应运而生。 现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对确定性对象的分析研究转向对不确定现象的综合研究。

中国语言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铁平率先将模糊理论引入中国,并将其应用于语言模糊性的研究。 他1979年发表的经典论文《模糊语言的初步探索》是我国最早运用模糊理论研究语言模糊性的论文,标志着模糊语言理论在中国的诞生。 后来,他还出版了开创性的学术专着《模糊语言学》。

1985年,中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先生运用模糊和图论的方法,对自然语言的模糊语义现象进行了分析。 他提出的一个关于模糊语义变量的科学假说,被学界命名为“周氏假说”。 有关专家认为,周氏假说对模糊语言影响很大意义研究具有很强的分析性和实用性。

“模糊”一词常带有贬义,人们常将其等同于“模糊”; 性的话。 模糊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引起了众多探索者的兴趣,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语言学中,模糊语言是相对于精确语言而言的。 这里的模糊语言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模糊语言的概念。 它是语言特征研究中的一个特殊概念。 在逻辑的学术范围内,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和“外延”。 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更具有普遍性和灵活性。

模糊语言的泛化性和灵活性体现在语言的外延上。 例如,“禁止在林区内猎捕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因特殊需要猎捕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表面意义; 然而,不清楚和不确定应遵守哪些法律法规。 只是概括为“相关”,这才是深意。

此外,模糊语言还具有很强的含蓄性和委婉性。 例如,模糊语言是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心准备的修辞和语言技巧是处理政治和外交问题的必要选择。 模糊语言的含蓄和委婉可以使外交官对难以回答或无法回答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回答,从而使政治和外交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模糊语言揭示了自然语言的特征,为语言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语言表达的模糊处理是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语用功能。

文/唐明(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