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记者 赵修彬
在祖国北疆沃土上,有一片被称为“内蒙古粮仓”“中国黄牛之乡”“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的富饶土地——内蒙古通辽,这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区之首,肉牛规模产量更是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向农发行通辽分行了解到,针对种植户资金短缺问题,该行新设粮棉油种植贷款,主动对接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讲解宣导产品服务,促成全区首笔“种植贷”500万元。申请该笔贷款的合作社负责人表示:“我们也想响应国家号召,但是资金短缺确实让人捉襟见肘,还好有这么好的政策和产品,让我们能放心大胆去发展。”截至8月末,农发行通辽分行依托“粮食收购信用保证基金”累计发放粮油贷款41.62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385万吨,全力保障农业蓬勃发展。在库伦镇宅增图嘎查,记者碰见了当地种植大户马某,其玉米收获机老旧失修,但因资金短缺无法购置新用具。当地农业银行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上门对接,全流程线上发放信用贷款。马某说:“马上就秋收了,没钱买设备都快愁死了,还好有这笔贷款,昨天刚申请,今天农机店就打电话说可以办理了,简直是天降甘霖!”农业银行通辽分行创新推出粮食全产业链惠农分期服务,真正将金融服务送到了农户心坎上。截至8月末,农业银行通辽分行累计发放惠农分期贷款2463万元,惠及农户366户。
在开鲁县的多个田间地头,记者都看见了中原农险业务员的身影。“他们已经在这扎根20多天了,逐块核对玉米田情况,给我们很仔细地讲了大田险的政策保障,我们都看在眼里,我现在对保险保障有了新认识,也有了信心。”农户张某说。在开鲁牛市交易现场,记者遇到了正在调研市场供需的平安产险通辽分公司业务团队。该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想通过‘实地走访+数据建模’的形式,精准识别农户风险痛点,差异化设计保险方案,回去我们打算探索一下价值指数保险、疫病防控联动险等产品,希望能更精准地提供风险保障。”通辽市农业保险承保公司正在以最务实的作风和最为民的姿态,让农业保险保障护航农业发展的理念深深扎根农户心底。截至8月末,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为9万余户农牧民承保7252.22万亩耕地,承保牛羊1.75万头,保额达223.07亿元。